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2024-11-18 23:06 点击次数:127
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病在上海逝世,由于她的身份特殊,关于葬礼该以什么规格举行,上海市委拿不定主意。
所以这个难题就被上报给了中央,又呈现在邓小平同志的办公桌上,由其亲自拍板决定。
那么,邓小平同志会做出怎样的安排呢?
葬礼规格
贺子珍晚年时身体很差,除中风偏瘫外,还有肝炎、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所以当得知其病发后,上海市委便立马赶往医院。
但遗憾的是,大家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伤心之余还要考虑的是贺子珍的身后事该如何安排。
最开始,上海市委打算将贺子珍的骨灰葬在上海,但转念一想,贺子珍不是当地人,也没有家人葬在这边,留在上海总是有点无法“落叶归根”的感觉。
除此之外,上海市委还考虑到一点,那就是按照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她的葬礼又该是什么规模呢?
左右权衡之下,他们还是无法定夺,后来,这个问题就落在了邓小平同志的身上。
邓小平同志知道这个消息后,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把贺子珍的骨灰放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因为贺子珍不仅是妇女界最早参加革命的人,也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战士,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对于一个老一辈的革命人来说,这一安排能肯定她对革命的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邓小平同志还表示:中央领导人都要送花圈。
到这里为止,贺子珍的埋葬地点和仪式级别终于是一锤定音了。得到消息后,贺子珍的家属以及上海市委也开始准备葬礼。
1984年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的大厅里进行。
告别仪式开始后,在场的人都依次有序地走到贺子珍遗体前,鞠躬默哀表达对这位老革命的尊重和爱戴之情。
之后,贺子珍的遗体被火化,当天下午其家属就抱着骨灰乘坐中央安排的专机,从上海回到了北京。
一切安排妥当后,又由其女儿李敏将骨灰放置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此时,虽然贺子珍的后事已经完成,但关于她逝世的消息,全国人民还不知晓。
直到4月26日,各大报纸才刊登了此消息,听到这个噩耗的不少百姓都感到难过,甚至还有很多人跑到八宝山去吊唁这位老革命家。
由此可见,贺子珍对于革命的贡献,并不仅仅是被邓小平同志、党中央所肯定的,对于大部分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都清楚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加革命
一提起贺子珍想必有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她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夫人。
但其实,除了这个家喻户晓的身份外,贺子珍本身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革命者。
1925年的某一天,贺子珍和妹妹一起去乘船,结果发现有一少年溺水危在旦夕,贺子珍请求船夫帮忙救人,可是船夫却无动于衷。
救人心切的贺子珍根本顾不上自己也不会游泳的事实,一头跳到了水里,可惜于事无补,少年因为溺水身亡。
而自己幸好被哥哥贺敏学救起,否则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贺敏学
贺子珍对船夫的行为感到不耻,她想不明白好歹也是一条生命,为什么船夫可以见死不救。
哥哥却告诉她,这是行船之人的“规矩”。
这些船夫们认为这溺水之人就是水鬼要找的替身,如果自己帮助了他们就会被水鬼报复,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见死不救。
听到哥哥这么说,贺子珍感到很难过,她意识到这种封建迷信太害人,也认识到在中国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后来她便和妹妹经常上街做演说,宣传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
不仅如此,她还当众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实际行动向广大同胞宣传思想解放的益处。
1926年,才16岁的贺子珍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一起跑到井冈山,投奔到了“山大王”袁文才、王佐的手下进行革命,成为了井冈山第一女战士。
袁文才
其实,贺子珍在小的时候和父亲来山上走亲戚,那时就听过山上的英雄好汉多,总是劫富济贫,所以贺子珍对袁文才、王佐等人一直就很敬佩,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也是贺子珍从小的梦想。
同年10月,毛主席带着秋收起义军也来到了井冈山,两支队伍一拍即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身—即中国工农革命军,毛主席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贺子珍。
当时的毛主席因为脚化脓肿得很厉害,拄着一根棍子,但是丝毫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气质。
贺子珍发现毛主席的脚受伤,当即表示要帮他上药,这一举动弄得毛主席实在不好意思。
毛主席在一次和女儿李敏的谈话中回忆道:
“她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我把脚伸向她的手里。她小心翼翼揭下我脚上的药膏后,便又起身忙去熬药煎汤,给我洗脚、敷药。”
毛主席
感情经历
由于之前吃过亏,王佐对于中国工农革命军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但是袁文才却正好相反。
于是,袁文才给王佐出了个主意,就是让贺子珍嫁给毛主席,这样毛主席就是井冈山的女婿了,大家自然就放心。
然后,袁文才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连忙表示自己老家已经有了妻子,袁文才得知后只好作罢。
其实毛主席在井冈山时,一直通过秘密交通与杨开慧保持联系,但是在1927年底到1928年初,井冈山与长沙的秘密交通中断了,毛主席失去了杨开慧的消息。
杨开慧
与此同时,在井冈山的毛主席也听到了关于杨开慧已经牺牲的传闻,虽然没有得到证实,可是当时的白色恐怖非常严重,作为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恐怕早已是凶多吉少。
后来毛主席再三斟酌,加上他与贺子珍也相互钟情,1928年5月28日,毛主席和贺子珍在朋友的祝福下结成革命夫妻。
婚后的贺子珍一直担任毛主席的秘书,从工作到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毛主席。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贺子珍听从组织安排来到休养连。
1935年3月的一天,吃完午饭后大家在原地休息,这时却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司令员发出信号让大家各自隐蔽。
可是,突然天空中出现三架敌机对休养连进行轰炸,很多伤员还没来得及隐蔽,贺子珍见状连忙扑倒在伤员的身上,自己却被炸的昏迷不醒。
贺子珍
等到敌机离开后,就听见:“贺大姐,贺大姐......”
伤员一直在呼喊贺子珍,可是迟迟不见回应。
这时,其他人也纷纷围了上来,邓颖超看见贺子珍的样子后,连忙找来医生对其进行抢救,经过检查发现,贺子珍的头部和背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但是当时并没有可以手术的条件,医生也只能将皮肤表面的弹片取出来,对于嵌入头骨和肌肉里的11块弹片却是毫无办法,而这些弹片直到贺子珍去世时,在她的脑袋里仍有残留。
经过很多天的抢救,贺子珍总算死里逃生。
但是,她醒来以后先是关心了伤员的情况,然后就是告诉大家,千万不能把自己受伤的事告诉毛主席,以免让他担心。
贺子珍和毛主席在革命最艰苦的十年里同甘共苦、相互扶持,但是这对让人羡慕的革命夫妻却没有走到最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22年后和毛主席在庐山相见
1937年1月13日,红军进入了延安,党中央的一切都在有序的恢复当中,贺子珍想继续进行革命,可是由于在长征期间受了重伤需要好好休养,所以没有办法参加抗大的学习。
这时又有很多青年慕名来到延安,毛主席需要和这些知识分子经常进行交流学习,可是贺子珍文化有限,和毛主席之前慢慢就缺少了沟通。
贺子珍意识到,要想在革命中大显身手,一是要有个好身体,二是要有知识文化。
于是,在1937年11月,贺子珍只身一人前往苏联,贺子珍临行前,毛主席明白贺子珍这一决定和自己有关,于是他极力挽留贺子珍。
毛主席对贺子珍说道:
“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
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
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
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1937年的毛主席
但是贺子珍是一个自己有主意的人,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改变。
贺子珍到达苏联没多久,毛主席还曾发了一份电报,希望贺子珍可以回心转意,贺子珍却在回信中表示:等两年后学成再回来。
可惜世事难料,贺子珍一定没有想到这一决定,会导致自己和毛主席二十多年没有见面。
后来,贺子珍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充满了悔恨,她说:
“没想到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一直到1959年,毛主席来到江西庐山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再一次来到江西,毛主席不禁想起多年前在井冈山奋斗过的岁月。
于是,一个想法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那就是见一见贺子珍。
毛主席听说贺子珍正好在南昌休养,择日不如撞日,就把这个特殊的任务交给了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以及和贺子珍有过交情的前弟妹朱旦华。
两个人也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于是安排妥当后,在7月9日把贺子珍接到了庐山,来到庐山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贺子珍以为是接自己来疗养,也没多想。
可是,当她被人领到一间屋子里她有些疑惑,定睛一看发现那个人竟是毛主席的时候,贺子珍的泪水便止不住的往下流。
毛主席看见贺子珍后,面带微笑同她打招呼,可是这时的贺子珍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光顾着擦眼泪了。
毛主席便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光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
贺子珍慢慢平复了心情,两位老人家便开始唠家常,后来,毛主席在听贺子珍说自己在苏联的事情时,还是没有忍住问道:“你当年问什么要离开呀?”
最后的时光
毛主席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眼神和说话的语气都感觉很是落寞。
贺子珍又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犹豫片刻回答道:“都是我的错,那时我太不懂事了。”
说完这句话后,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似乎他们都在回忆之前内段岁月里的酸甜苦辣。
因为时间不早了,两个人只聊了一个多小时,贺子珍便离开了。
走之前,两个人没有握手告别,只是微微点头,然后毛主席表示:“明天再见面,再聊天。”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等待贺子珍的不是毛主席的约见,而是要把她送下山的通知。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次见面竟然成了两位老人生前的最后一面。
等到贺子珍再一次见毛主席的时候,已经是1979年9月8日,这时的贺子珍因为中风只能坐在轮椅上,而且口齿也不清晰,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据当时的摄影师吕相友表示,当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的遗体前,只看见她唯一能动的右手里紧紧握着一块白手绢,眼睛一直看着毛主席,眼泪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掉。
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贺子珍会不会后悔当初去苏联的决定。
李敏曾经说过,见父亲最后一面时,当时的毛主席已经十分虚弱,简单的几句寒暄就用尽了全部力气。
后来,毛主席只能艰难地对着李敏做了一个圈的手势,李敏却一直不知道有什么含义。
经过朋友启发,李敏想到自己的母亲贺子珍的乳名是“桂圆”,这个手势是不是代表让自己照顾好贺子珍呢?
从毛主席纪念堂出来,贺子珍仍然望着内个地方,眼中全是泪水,嘴唇在颤抖,可是却说不出来......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了1984年,贺子珍因为多种疾病的困扰,于4月19日在上海病逝。
贺子珍去世后,官方媒体对于贺子珍这样评价道:
“贺子珍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这短短几十字就概括了贺子珍为革命献身的一生。
结语
抛去贺子珍主席夫人的头衔,作为一名独立的个体,她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包括她的爱情以及她的孩子。
其实,她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她却选择在革命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
她对祖国的热爱、对同志的关怀以及对革命所作出的贡献都是令人敬仰的。
而向贺子珍一样的老革命家还有很多,他们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而在他们身上所看到的对信仰的坚定、牺牲自我为大家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